諮商專欄

愛與放手金句1

文/江欣怡心理師

當孩子說不要時…

     在日常的親子互動中,如果面對一些成人覺得想要進行或完成的事,但孩子說不要時,家長如何因應與面對?而親子間的互動與性教育的關連又是什麼?

      愛與放手的第二課,作者呂嘉惠以親子間互動的故事場景開場,描述了在一些情境中面對孩子的「不要」與「不願意」,家長的回應與處理方式,或也可能就是發生在我們生活日常或周遭的常見互動方式:半哄半騙、忽略或批評孩子感受、威脅利誘、強迫、嘲笑…有時,可以快速解決親子問題的方式,就是利用大人的權力讓孩子就範;有時,很多人或許也會覺得只是無傷大雅的玩笑…

     當然,我覺得並不是說家長都不能拒絕孩子的不要,在某些情境下限制可能也仍是需要的,但當這樣互動方式成為常態,或者家長對這些方式缺乏自覺時,可能帶來的影響是:孩子會經驗到自己的感覺不重要、不被理解與不值得受到重視,接受別人的好意就要符合別人的期待,害怕或哭是丟臉的,求助是沒用的…

親子關係是性教育的基礎

      許多人會把性教育重點放在:教授孩子相關生理知識、人際界線或防止性侵,然而,性放在關係與文化脈絡之中,常會產生許多複雜的感受,在關係中的因應往往也不是單純容易的事。
如果性教育其中一個目的,是希望教孩子能夠保護自己,那麼能夠知道自己的感受,並且尊重自己的感覺,其實也是發展界線、保護與愛自己的重要基礎;並且因著在親子關係中,孩子經驗到有人可以協助理解自己的感受,知道自己的感受會受到重視,相信自己是被愛的,而願意在性或關係中遇到困難時尋求協助,也讓我們有機會可以陪伴孩子一起討論如何因應與面對…在關係中體現性教育的「身教」,或許比起知識概念的傳遞的「言教」,更為重要。

     因為,性教育,其實就是奠基在好的依附關係之上,建構孩子良好的自我概念,學習理解與愛自己,以及學習發展人際界線與因應的歷程。

親職性教育的主角是家長

      所以當我們談性教育,或許得先思考想要給孩子什麼樣的性教育?想要經營什麼樣的親子關係、與傳遞孩子怎樣的自我概念?以及釐清自己對性價值觀與想法,這些都有可能在無形中對關係與孩子帶來影響。

      因為,家長在親職性教育的過程裡,扮演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別小看了自己的影響力!保持對自己的覺察,願意在其中一起學習,則是為了帶給孩子的是正面而非負面的影響!

----------
      到此,也帶出了呂嘉惠以依附關係為主體的性教育的核心概念。但隨後作者提出的另一個觀點,對我而言,卻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提醒,這部分我們留待下篇 (https://reurl.cc/raydmO) 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