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商專欄

文 / 郝柏瑋 職能治療師/實習心理師

text001  隨著網路社群媒體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人能夠透過     非面對面的方式建立自 己的社交網絡及社群。而由於   網路的匿名性、資訊取得性以及龐大資訊連結網絡,     使得一個獨特的「身份挪用」現象漸漸的萌芽茁壯。     從2010年開始,許多媒體開始報導關於網路虛擬身份   挪用的消息,意即透過網路抓取盜用陌生人照片、虛     構個人資訊,建構出一個虛擬的身份與他人進行互動    ,甚至成為朋友或親密伴侶。在美國,這樣的現象被     稱為「鯰魚現象」(The Catfish Phenomena)。

  鯰魚現象一詞來自於2010年的同名紀錄片:   「Catfish」(台灣翻譯為《非識不可》),
  原意為在魚貨運輸時,為了使運輸中的鱈魚能維持活    力跟肉質的彈性,刻意將幾條鯰魚放進貨櫃中,刺激鱈  魚的活動量。在《非識不可》片中延伸來描述這些建  構虛擬身份的人,因為現實生活的苦悶與不順遂,於是  透過創造網路世界的特性建構一個美妙的虛擬身份,產  生對生活的希望,甚至與他人的連結,逃避生活中的不  如意,調劑了無生趣的人生。這個現象廣泛發生在各種  性取向、性別認同之間,許多人也曾遭受過照片被盜用  、見面之後發現跟照片完全是不同的人,或網友用各種  理由避不見面最後才發現查無此人的現象。2012年MTV電視台開始製作了一系列《鯰魚:電視秀》的節目[註1],直到2017年3月已經撥映到第六季,顯示此現象持續的受到大眾的共鳴。而究竟為什麼會有一群人需要透過虛擬的身份結交朋友、親密關係呢?這樣的事情不是很容易被揭穿而如同泡泡般破滅嗎?

在一些訪談性報導中指出,曾經建構虛擬身份交友的人大多會提到幾項驅使他們這樣做的原因:身體資本弱勢、報復、出於無聊或好奇、現實生活壓力的調節與逃避。其中身體資本弱勢幾乎是大部分網路身份盜用的主要原因。在大眾媒體以及資本主義對於美好的身體做出各式各樣嚴苛的定義之後,舉凡偏離「纖瘦」、「結實」、「人魚線」、「事業線」、等主流美的定義,就會在殘酷的交友市場中成為劣勢,貼上失敗者的標籤。持續地在感情經驗上的受挫、無助,一而再再而三的讓自己的身份認同逐漸罩上一層陰霾,慢慢地也不再相信自己值得愛與被愛,只能反覆透過線上虛擬的方式紓解心中的孤寂與難受。

身體資本的競爭在男同志圈更是激烈,2017年4月3日擁有100萬追蹤者的知名美國網路紅人戴衛維比(Davey Wavey)上傳一段匿名訪談男同志的影片,說起他之所以想要盜用他人照片交友的經驗:

「我在同志社群中交友的經驗是我幾乎不存在,我整個人生。我從沒進入過感情關係、我從來無法通過第一次約會的考驗。我可以喜歡你喜歡的東西啊,但我覺得人不太會改變。因為你會聽到人們說:『你有很好的個性,但是…』,或是說…『你真的太胖了。』……我知道想跟我互動的人,只是想跟照片中的那個帥哥聊天,不是真正的我,但我有什麼辦法?……大部分都不會收到回應,或是直接回答『胖子不要回我』。」[註2]

受訪者表示常常在許多的見面場合中,強烈的感覺自己在同志圈中的沒有人搭理、孤獨跟隱形,沒有人願意跟身材肥胖的他相處,而這麼做(建構虛擬身份),其實只是希望能被看見跟多一些能夠相處做朋友的機會,而不是見面就被打槍。

弱肉強食的交友市場生態,一直造成男男女女深受其害,對於身體意象的禁錮也讓每個人都受苦。當然網路身份受到盜用的受害者,對於自我名聲的減損一定相當介意跟不齒,但在批評指責的同時,我們也許可以向內凝視一下自己,是否也在這場爾虞我詐的身體戰場上,戰得遍體麟傷。我們努力用大把金錢跟鈔票換取的優勢外表與身材,真的能如同我們想像的有求必應,讓我們獲得受到珍愛的位置嗎?還是只是崇尚肉體主義,缺乏性靈的身體資本利益交換,只能不斷鞭策自己身材要越來越好、皮膚越來越嫩,而心靈,卻越來越枯萎。在觀看此現象的同時,也許可以多一些好奇跟暫停,停下持續比較跟評分的習慣,仔細凝視一下也許我們都在這場戰爭中貢獻了一些殘酷,提供了一些討厭自己的理由,同時用這樣的標準看待我們自己以及身邊所有人的外貌。

[註1]維基百科:《鯰魚:電視秀》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atfish:_The_TV_Show

[註2] 《Gay Catfish Revealed...》video link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Avv0R-_z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