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商專欄

#517國際不再恐同日
但到底什麼是恐同呢?
對於同志族群不友善
無法打從心底的祝福同志婚姻
就是恐同嗎?


同性戀恐懼症(homophobia)
簡稱「恐同」
最早在1971年由Weinberg提出

最早提出的「同性戀恐懼症」
是指男性因為『害怕自己被視為同性戀』
更刻意的避免和男性之間有任何較親密的接觸
又也許特別展現“男子氣概”
在穿著、打扮、言行舉止、喜好興趣上
也在對於看到同志族群時
會感到厭惡、不適

#想想你周圍的男性友人會不會手牽手一起去上廁所

這個心態
同時也有可能會轉向對抗、歧視同性戀族群
時至今日
「恐同」這個名詞
常在描述個人對於「非異性戀」產生的個人情緒
包括憤怒、噁心、痛苦、震驚、恐懼感受

有時候,這個名詞也會直接連結到行為表現上
像是對於同志族群的歧視、騷擾、污辱、壓迫、反對
或是各種形式的虐待


#恐同的歷史與運動意義

當每個人都在問
「為什麼有人是同性戀?」
同性戀恐懼症這個名詞在問的是
「為什麼有人厭惡、恐懼同性戀?」

它的發明,在某部分而言
幫助將社會上普遍認為「同性戀有問題」的氛圍
開始把焦點轉向「歧視同性戀的人有問題」


#同性戀已經除病化
#那同性戀恐懼症是病嗎

同性戀恐懼症雖以「恐懼症」(phobia)為名
卻不是一種真正的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診斷中的恐懼症(phobia)
症狀核心的情緒通常是焦慮
也有清晰可評估的診斷標準

恐同者針對同性戀常見的情緒卻比較偏向生氣(憤怒和厭惡)
而一直到現在
「同性戀恐懼症」依然沒有標準的定義存在

也有人質疑
「恐同」是否在污名化精神疾病
當一群人終於不再把和自己不一樣的人(同志)標籤成疾病時
另一群人又把和自己不一樣的人(恐同)標籤成疾病

類似於心理疾病的標籤
也容易把「恐同」視為個人的狀態與問題

而忽略了這是整個社會環境下
所共同塑造出來的結果

#也許我們都恐同

仔細想想
若一個社會在某個時代下
整體產生的氛圍是對於同志極度不友善
像是
認為同志是濫交、病態、不道德、犯罪、易染病的
這樣的氣氛
會透過媒體、網絡、家庭或學校教育傳播
那麼身處於其中的每一個人
不論是異性戀或是同志
不由自主的對於同志族群的感到厭惡、反感
難道單純是個人的問題嗎?

#貼上恐同的標籤我們走到哪了

到了2020年的台灣
同志婚姻即將滿週年
恐同這個標籤,我們到底如何使用?

仔細想想
現在的「恐同」和1970年代下的意義
可能已經有很大的不同
有時候我們會看到有人說
自己雖然會對於和同志互動感到不舒服
但卻支持同志基於人權爭取權益

而目前反對同志的團體
常常大多源自於宗教、政治保守
比起更人情緒感受
與社會結構文化脈絡息息相關
有些反對者,甚至也不見得厭惡同志
所以我們也會不停聽到有人說
”我也有很多同志朋友...“

517不再恐同日
除了邀請在社會中的每一個人
營造同志友善的氛圍
讓恐同的種子不再傳播下去

也許也提醒我們
在替某人貼上「恐同」標籤時
可以停下來多思考一下
這兩個字
真的能夠幫助我們理解對方的狀態
或幫助雙方溝通觀點嗎?

#性的大小事
#關於性別關於尊重我們都還在學習
#世界好大而人有千百種
#517國際不再恐同日 

..................................................................................................................

暸解更多《性的大小事》

01 自主射精控制困難
02 三月桃花癲
03 敦倫
04 性成癮
05 智性戀
06 視訊性愛
07 白虎
08 開放式關係
09 恐同

..................................................................................................................